近年雙非、跨境學童「攻陷」北區,連校園小、設施簡陋、過往差點淹沒於殺校潮的村校亦需擴建加班,成政府紓緩學額不足的救命靈丹。多年來要求改善設施不果的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,亦獲資源改善硬件,終能以抽水馬桶取代「手動」畄廁;但面對擴班將迎來倍增的學生量,校長朱國強盼當局增加教學資源及發放校車禁區紙,助村校迎接新挑戰。
本港早年出生率下降,教育局於2003年實施「統整使用率低的學校」政策,迫令收生不足的學校停辦,位置偏遠、校舍設施簡陋的村校首當其衝,村校數目短短10年間由約100所銳減至現時10多所。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是北區僅存的6所村校之一,朱國強校長接受訪問時談及絕處逢生仍「一額汗」,坦言如今校園展開擴建,「個心先至定鱓」。
申請多年不果 稱涉龐大支出
嶺英位於邊境禁區打鼓嶺週田村,通往校園的小路上人影疏落,沿途放眼兩旁是青裢綠草;甫入校門就有學生在露天足球場及排球場上體育課。40出頭的朱校長先後於市區學校及兩所村校任教,他說村校親近大自然,非一般校園環境可做到,師生見面機會多,關係亦更為融洽,「一般大校老師唔會記得晒學生個名,我懐連學生地址、性格都清楚」。校長說﹕「嶺英以前都係名校,成績好運動出色,好多人想讀。」相對現時全校只140多人,他說全盛時學生多達500人。
早年嶺英面臨殺校威脅,朱校長說「致命傷」並非教學質素,而是政府資源分配,當局一直未有正視村校設施問題。嶺英無圖書館、視藝室及音樂室等,電腦又少,連爭取多年改裝抽水馬桶亦不獲批,原因是工程涉龐大支出。
以前招生北上派單張約飲茶
位處禁區亦是收生難題,家長到學校參觀須預早一周申請禁區紙,朱校長笑言﹕「(家長)睬你都傻,入來仲要睇到咁鮋環境。」故嶺英即使於數年前招跨境生救校,收學生仍相當困難。他憶述,學校要主動接觸內地幼稚園,派單張宣傳如「拉客」,「盡可能親自約見家長,甚至相約飲茶介紹學校」。
然而,近年跨境、雙非學童湧港,嶺英3年前終獲批校園擴建,3座新建築物中,預計以語言室及電腦室最快今年7月落成,先用作課室配合新學年加開3班小一;包括有6間課室的3層高教學大樓,則最快亦於年底完成,學校最終可提供合共5班小一,另有圖書館。
料學生倍增 建新教學大樓
朱校長表示,硬件基本解決,但學生人數將來幾乎倍增,他期望教育局可增加教學資源,包括相應的教師人手,保持教學質素;另他亦計劃去信申請校車禁區紙,發展學校校車服務使家長更放心。
他最後說笑提醒記者﹕「記得講新校園將有抽水馬桶。」他指校園設施終可追上全港水平是好事,相信學校未來繼續向上發展。
中文補習
英文補習
數學補習
通識補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