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補習-各地取向有別 皆重身份認同 |
補習 除新加坡外,香港的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課程亦參照了多個國家的相關內容。事實上,不同國家的取向可謂各有特色,但同樣注重國民身份認同。如美國將公民教育與政府結合一同學習,內容包括「美式民主」及「美國政治系統」等;而澳洲課程也強調國民身份,特別是由原住民時代至今的演變;至於日本則透過在道德教育課中,強調傳統文化及鄉土情懷,建構學生身份認同。 美國強調政治系統根基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推出《公民與政府國家標準》,現時當地大部分州政府依此制定學校公民教育課程,有關標準涵蓋中小學各年級,強調對政府的認識、美國政治系統根基、美國與外國及世界事務關係、美式民主中的公民角色等。而在發生「9.11」事件後,展示國旗及唱國歌等禮儀,也獲得越來越多學校重視,希望鞏固青少年的愛國心。 澳洲涉及歷史身份變化 至於澳洲教育、幼兒發展及青年事務部長理事會亦設有適用於全體小學及初中生的《公民教育學習目標》,分為政府與法律、民主公民及歷史3個範疇,並以歷史部分較集中說明國民身份,內容涉及從原住民時代、英國殖民時期至今的公民及國民身份變化,以及澳洲現時多元文化國家的定位及相關政策。 日本文部科學省則訂定《小學學習指導要領:道德篇》,當中除強調尊重日本傳統文化外,亦要親近國家鄉土情懷,及認識先輩們對國家的熱愛。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