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昨公布「標準工時委員會」成員名單,委任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任主席,另外23名委員包括勞顧會的勞資代表、學者、政府及社會人士。梁智鴻說,明白制訂標準工時具爭議,但希望在3年任期內可凝聚共識,就立法方向有詳細討論。不過,工會批評,委員會用3年討論是拖延時間,交報告時已為現屆梁振英政府的「倒數階段」,勢留至下屆政府繼續研究,缺乏立法承諾。
曾處理醫生工時 梁智鴻任主席
標準工時委員會料在2至3周內召開首次會議。學者認為,勞資雙方對標準工時分歧嚴重,相信難以調解,亦較最低工資更難達成共識。
張建宗拒答是否推動立法
勞工及福利局公布24人名單,除了主席梁智鴻,亦有勞顧會12名勞資代表、2名獨立的勞方界及資方成員、3名學者、3名社會人士及3名政府代表(見表)。勞福局長張建宗表示,委員會主要是跟進上屆政府的標準工時研究報告,至於委員會是研究或推動立法,張說「不要糾纏字眼」,目前應建立討論平台,又認為特首已履行競選承諾。
現年74歲的梁智鴻,曾任醫管局主席、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及行政會議成員,亦曾擔任醫管局的「醫生工時策導委員會」主席。梁昨說身為醫生,明白本港超時工作普遍,可能影響健康及生活質素;身為市民又擔心減少工時會影響社會及經濟。
委員會未來會朝6個方向研究,包括工時政策目的、靈活性、會否增加兼職和散工、對中小企及商界影響、不同行業工時模式及立法方向。
職工盟昨日發聲明回應委員會用3年研究一事,指該會3年後交研究報告,正值現屆政府執政倒數階段,到時梁振英大可擱置議題,留待下任政府「繼續研究」。
勞方憂人數多難有共識
勞顧會勞方代表兼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稱,毋須待3年才能提交建議,並擔心委員會人數太多,難取得一致意見,可能最終要以比例大多數決定方向。資方代表兼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則認為,相信會內有學者及社會意見,可客觀反映各方期望。
至於政府委任梁智鴻作主席,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,相信政府是想委任非勞資背景的中立人士,惟來去也是有多項公職人士,未必有新思維,只能擔當傳話人的角色。
中文補習
英文補習
數學補習
通識補習